关注 金鼎学社 公众号,免费领取AI赚钱指南,添加客服微信:qiniu1001 备注:7474!
阅读前,先点击上面的“关注”二字,感谢您的支持,我们将为您带来更多有价值的内容
我们骑的电动车,绝大部分是雅迪、爱玛、新日、绿源这些品牌。本田、宗申作为摩企,有一说一,它们的电动车产品质量真的很好,但是电动车产品市场上很少见,这是什么原因呢?个人认为:有四大关键因素!

一、没有赶上电动化的大潮流
本田、豪爵、宗申在传统燃油摩托车可谓是一代传奇,在全中国,甚至全球都占有很高的比例。但是在电动化大趋势面前,它们错过了机遇。电动摩托车相比燃油摩托车,属于更先进的产品,而且更象征着未来,这是一个全新的风口。

本田、宗申在转型的时候,没有把握好市场节奏。最终是被雅迪、爱玛、台铃、绿源这些出身草根的电动车企业占据了先发优势,错过了2001-2010年这一波电动化风口,导致了终端市场被抢先“瓜分”完毕,雅迪、爱玛、新日已经壮大成为上市企业。这些摩企后来想要居上,难度非常高!

二、摩企恪守规则,不敢盲目跟风
电动车的最早兴起就是因为价格便宜,使用成本低,同时没有制度规范约束,在国内野蛮增长了很长一段时间。摩企由于害怕违规生产,没有介入电动车生产和制造,这被胆大的电动车企业抢占了先机。

更为重要的是,摩企抱有对品质的苛求,对于品牌形象很看重,电动车生产的劣质和不规范,也让摩企对其失去了兴趣。

三、产品不满足用户需求
虽然摩企的产品设计、工艺打造,品质把控都非常出色,一部车也能骑10多年,但是价格也非常贵。相比较爱玛、雅迪2000-3000元的价格。摩企的电动车动辄就是5000元以上。这对于已经习惯便宜价格的电动车用户来说,5000多的价格买一台电动车很难让人接受,自己宁可骑个3年换一台新车,也不要一台旧车一直骑。

四、摩企研发周期长,成本高
摩企在研发电动车的时候,从市场调研,模具开发,打样,测试,量产。一台电动摩托车研发出来,至少要1-2年的时间。同时研发的成本高达几百万,甚至上千万。

而电动车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共模生产,一款模具,几个不同的厂家可以共用。电动车研发周期基本上也就3-6个月,大概是摩企研发周期的五分之一。这大大提升了电动车更新换代的频率。同时成本也非常低。这一点是直接干翻摩企的杀手锏。
总结:
本田、宗申、光阳、雅马哈这些传统的摩企跟雅迪、爱玛、台铃、小牛、九号的竞争根本不在一个维度。前者是一种情怀,一种信仰。而后者则为更接地气,更懂得广大用户的真正需求,同时也更加灵活、这是为什么雅迪、爱玛可以卖得好?本田、宗申卖不好的真正原因。各位,你对此怎么看?欢迎评论区留言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007474.com/668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