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 金鼎学社 公众号,免费领取AI赚钱指南,添加客服微信:qiniu1001 备注:7474!
对小孩子来说,在众多的娱乐活动中,观看魔术表演,恐怕是最有吸引力,最神奇的了,从头到尾,都是如此令人兴奋紧张,使人不可思议,让人难以置信,无法理解。
观看是这样一种感受,表演更是另外一种感受。试想一下,如果你能作为表演者,在小伙伴的面前表演一次,会是怎么样的一种心情呢?

作为教师子弟,生活在校园中,长期与各学科的老师接触,耳濡目染,潜移默化,比起其他的小朋友,是会多掌握一些课堂外的知识。
记得是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,一个偶然的机遇,我学到了一种小魔术,并很快成为了小魔术表演者,经常在小伙伴面前露一手,每次都十分成功,收获了不少羡慕的目光,极大地满足了小小的虚荣心,走起路来都有一种飘飘然的感受,太爽了!
表演所需的道具十分简单,一只脸盆,盛上半盆清水,加上一小张报纸,仅此而已。
表演开始,小伙伴们围着脸盆,伸长脖子,屏住呼吸,目不转睛地看着那半盆清水,见证奇迹的时刻到来了:我看似十分随意地撕下一片拇指大小的纸片,平放在水面上,不摇动,也不吹气,没有任何外来的动力,那张小纸片忽然就快速旋转起来,一直可以旋转十几秒的时间。

小伙伴们都惊呆了,有的还揉了揉双眼,确认不是幻觉,这才发出了“哗”那种惊叹声。
难以置信的小伙伴们通常都会要求我再表演一次,因为不少人还会抱有怀疑的心理,这种现象已经超出了我们这种年龄对事物的认知。
为了彻底征服我的观众,我毫不犹豫地又撕了一块小纸片,放下去,依然是像是附了魔法一般地疯转不停,再放一片、二片、三排,脸盆水中同时有四五片纸在转动着,像是几条小鱼在游弋,也像几艘小船在飘荡。看着小伙伴们目瞪口呆的样子,心中充满了成就感。
表演结束后,也有小朋友跃跃欲试,他们也找来了板纸,也撕下了同样大小的纸片放到水面上。可是,在他们期待的目光注视下,小纸片一动也不动,一直静静地浮在水面上,奇迹没有发生。
小伙伴当然想知道奇迹发生的原因,开始,为了保持在他们面前的神秘感,我有点推脱,后来在大家的百般央求下,我才公开了魔术的秘密。
看起来不可思议,解释后却十分简单,答案就在我使用地那张报纸上。

从表面上看,那是一张再普通不过的纸片,可这种纸片是经过我特殊处理的,那是一张饱吸了鱼胆汁的纸片,表演前,我会找来一只鱼胆,放在纸片上,然后用针刺穿它,让里面的胆汁全部流出来。纸片饱吸鱼胆后,让其阴干或晒干,就变成了一张“魔纸”,只要撕下一片放在水面上,就会无需外力而自动旋转起来。

可为什么浸泡过鱼胆汁的纸张会自动旋转,原因不仅是我无法解释,就连学校的物理老师,化学老师也说不出所以然来。
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,恐怕也是当时小孩子的普遍心态,这并不影响我们的魔术表演。为了保确表演道具的来源,我从此迷上了鱼胆,以后无论是家里杀鱼还是隔壁老师家买鱼,我都会要来鱼胆,制作出鱼胆纸,像宝贵一样地存放起来,以备表演之需。

在制作鱼胆纸地实践中,我和姐姐还发现了一个秘密,并不是所有品种的鱼的胆汁都可以用。印象中,好像只有四大家鱼中草鱼和鲩鱼的鱼胆可以用,其它一些小杂鱼的胆汁并没能让纸片自动旋转起来。是胆汁中的成分不同,还是胆汁中的浓度有明显的差别?一直到现在,几十年过去了,也还是一个未解之谜。

退休后,空闲下来,偶尔回忆起这个小魔术,想解开鱼胆纸自动旋转之谜,就上百度查阅了一下,看了半天,似乎也没有确切的科学答案。不过有两种解释,也还有点道理:
“鱼胆易溶于水,由于胆汁浓度不一,溶速有差异,草纸受力不均的原因引起。“
“因为分子是不停的运动的,鱼胆汁的分子不能快速溶于水,分子却又不停的运动,而胆汁分子的运动速度大于水分子的运动速度,所产生的力推动了纸片的运动。“

一种简单的实验,却有着如此复杂的原因,并且使人看了仍然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,到老了,还是“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“。
尽管还是不清不楚,”不知理,六十也孩童“,忽然有个愿望,看什么时候,和孙子一起做个小实验,去市场找来各种鱼胆,再试一下,看看是哪种鱼胆能重复儿时的那种神奇?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007474.com/657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