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 金鼎学社 公众号,免费领取AI赚钱指南,添加客服微信:qiniu1001 备注:7474!
错过初二高峰,“剃头”依然落空。不是没有诚意,只因遭遇同行。不知何年某月传下来的的习俗,非得“二月二”剃头。这一天,附近几家理发店爆满,理发师忙得没空吃午饭。其实你完全可以错开这个日子,是龙是虫绝不在于哪天理发。但本文要说的并非真的剃头理发,而是竞拍几件印有“剃头”图案的老明信片。
“剃头”是我近几年开始集研的一类民俗项目,已经是第四个专题了。前三个——“独轮车”、“石碾子”和“粒粒皆辛苦”,都已形成规模组编成集,进入不断充实完善阶段。而将副题“剃头”转为正题后才发现,该类素材存世罕少、收集起来异常艰难。尽管四处寻寻觅觅,有时几个月都不曾遇到一枚。按照编组一框邮集设计,至少得需要30枚才够,但两年多过去了,刚刚过半的绩效,真令人怀疑该选题的可行性。
随着兔年正月的收尾,疫情也春风回暖,很多网店也陆续开张了。就在“龙抬头”那天,我上网淘宝时发现某拍卖店,竟然有三枚清末民初的“剃头”老明信片在拍前预展,一下子吊起了我的胃口。于是立即将它们统统放到购物筐,并日日关注着,只待几天后的一搏。
3月26日,“龙抬头”已经过去五天了,理发店又恢复了平常,我处理完“头等大事”后,赶紧归巢登录页面参与竞拍。还好,三个标的仍都“健在”,竞价者也不多,我仍采取最后出手的做法,先静观其变。在第一枚(图一)临近截标时,我投了个最高的委托价180元。本以为没问题的,可谁知临近最后几秒时,报价蹭蹭蹿到了210元,我再想加价已经来不及了,——落槌时间到了!
第一枚败北了,但还有两枚。我汲取了方才的教训,一咬牙,每枚投标280元,——机会难得啊!可谁知历史仍在重演,结果两枚片均以320元被高人折桂(图二、图三)!按理说此类民俗老明信片,普通者50元左右一枚是比较合理的,此前我淘购的十几枚都是这种情况。如果画面确实罕见,有一定的史料价值,或经过实寄有邮史意义,其身价或许达到百元以上,当然如果遇到不差钱、又志在必得者,另当别论。
事后分析,这三枚“剃头”片均搭配一枚其他片,两枚一个标的。与我竞争者,估计有这样几种可能:一是收集的专题相同,遇到对手了。二是奔另外那枚来的,若如此没用的“剃头”片,日后他还会出手的。第三,也许竞争者是搞邮政历史的,冲着实寄品来的,因为这三组中各有一枚实寄片。但无论如何,期待一周“剃头”落空!而且成交价远远超出预期,不买也罢!
错峰出行可以避开交通拥堵,但远离初二却也很难“剃头”,收藏就是这样,无论流标后的失落、还是得手后的喜悦,或许都是缘分使然,但集邮的乐趣就在其中。眼下距我的“剃头”目标仍任重道远,吾将上下求索继续关注寻觅。



最后特将失之交臂的这三个“剃头”片,盗图插贴本文,望好心人割爱相助。
附图三幅。 (作于2023年2月27日)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007474.com/549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