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服是几代人怎么算?五服是几代人怎么算的视频!

关注 金鼎学社 公众号,免费领取AI赚钱指南,添加客服微信:qiniu1001  备注:7474

孝是人类自然形成的美德,是人与禽兽的本质区别之一,肯定不是从孔子才有的。但孔子的伟大,就是能利用孝作为推行礼的重要工具,以实现其政治目的。为什么这样说?与守丧三年相对应的是五服制。五服,简单地说就是五种孝服:斩衰、齐衰、大功、小功、緦麻。衰的金文上部分为“衣”省,下部分是两株草下垂形,表明这件衣服是草编的,就是“蓑”的本字;因草下垂形,音“垂”,变音为“摧”,即一穿这样的衣服,人的身心都会遭摧残。孝服不同,表明亲疏不同。比如某人死了,他的儿子肯定得穿最重的孝,这就是斩衰;同父兄弟的儿子(亲侄儿)就次一等,服齐衰;同祖兄弟的儿子(堂侄儿)服大功;同曾祖兄弟的儿子服小功;同高祖兄弟的儿子服緦麻。这就是“五服”,对应的是五辈,从孝服上一看,就知道远近亲疏。这就把人分成了不同的等级。

把这个制度移到国家治理上,以君主为中心,先在宗族中分出远近亲疏,又在群臣中分出不同的等级。等级划定之后,下一等的决不可冒犯上一等的,而上一等的则完全可以左右下一等的命运;当然,到了百姓就不分等了,统治阶级的最下一等,都可以随意处置百姓:这就是整个社会的礼制,它就是以“五服”制搭建起来的。你看孔子的设计有多巧妙。

丧礼与礼制的关系清楚了,它与禅让能有什么关系?

庄子·让王》载:孔子问颜回:“你家里贫穷,怎么不去当官?”颜回答:“我城外有五十亩沃田,种的粮食够吃的;城内有地十亩,种桑种麻够穿衣的。我弹琴自乐,不愿意出去当官。”

由此可知:孔子的终生心愿是当官。为此,他曾周游列国好多年,总想实现自己的愿望。可恨的是:他游遍当时能游的诸侯国,竟没有一位国君肯用他。由恨到盼:要是国君能识贤重贤,到处找着贤人让国多好!要是国君能让贤的话,孔子肯定是最合适的人选:一是他身份尊贵,别看孔子是颜氏女与人野合而生的,且不说那个野合的男人是谁,颜氏女可是鲁国的大贵族。世人都说颜回穷,他在城内竟有十亩的大宅子,表明颜回虽是颜氏的远支,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也能透露出颜氏富贵的一斑。再如《左传》襄公十九年(公元前554)有:

齐侯娶于鲁,曰颜懿姬,无子。其侄鬲声姬,生光,以为大子。

这个齐侯就是齐灵公姜环,他的正妻就是鲁国的颜懿姬。颜为氏,懿是谥,姬是姓兼美女意。鲁国的卿仲孙、叔孙、季孙都是氏,与颜氏一样;但他们都姓姬,理由很简单:因鲁是周公旦的封国,周公旦姓姬,他的后人都姓姬。关于姓与氏的联系与区别,稍后还有详述,这里只需弄清楚颜懿姬既是颜大夫的女儿,又是周公旦的后人就行了。齐在春秋时是一等强国,就是周天子想挑个最漂亮的女儿送给齐侯为妻,齐侯还不稀罕哩,怎么会娶鲁国的一个大夫的女儿?

附 衰(衰金) 衣(衣甲)



启牛手游平台充值1折起,添加客服微信:709425133  备注:领福利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709425133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007474.com/1164.html